目前国内的计算中心大多建立在陆地上,会占用城市陆地面积,使得可用面积越来越少,且传统计算中心需要使用压缩机或冷却塔制冷,消耗巨大的能源和电。根据最新国家数据显示,2020年国内数据中心年耗电量为2045亿度,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.7%,由于资源价格受全球通胀影响,煤炭价格大幅上涨,给国内火电煤电企业发电成本带来负担。

随着5G、智慧城市蓬勃发展,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一步融合,数据计算中心投资建设将更为迫切。在计算中心整个运营过程里,由于能耗占比超过了50%,降低PUE值一直是业内关心的重点。工信部《关于加强“十三五”信息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》和《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》文件中都指出,全国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(平均电能使用效率)为1.50,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PUE值将不得高于1.4,上海、北京等城市对PUE值高于1.4的数据中心不予立项。

为积极响应国务院《“十四五”海洋经济发展规划》战略部署,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,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,着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,协调推荐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。

2022年2月,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正式全面启动。“东数西算”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、云计算、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,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,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,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。

至此,激扬首次推出“陆数海算”。减少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占用,利用自然资源重点实验室的优势,将高耗能,全自动无人化计算中心移到无人海岛,建立海上/海底计算中心。实现“占一补一”。